第三百八十三章忽悠組合拳
關燈
小
中
大
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
“陛下,國庫之入,在田賦,在商稅。陛下完全可以避開這兩者,另辟蹊徑。”李誠一開口,李世民的眼珠子就亮了。這不是虛的,霜糖、海鹽,都是實打實的賺錢大戶。皇家書店什麽的,象征意義更大。
“臣不請而私入新羅,所為何也?不外金銀二者。高句麗、新羅、百濟、倭國,皆產金銀,國朝以貨換金銀,內府設船舶司,還可用照顧宗室之名義,成立股份公司,經營海商業務。此一途也。”李誠鄭重推出海上業務。
李世民點點頭,沒有表態的意思,等著李誠的下文。李誠從袖子裏摸出一張地圖,攤開後指著地圖道:“東北四國較近,短期便可見效。臣擬派一支船隊南下,南海諸島,生產金銀銅。我之船隊,可商可戰。”
李世民聽著臉都紅了,呼吸有點急促,李誠描繪的遠景圖案,太過誘人了。什麽叫可商可戰啊?字面意思,能做生意的就做生意,不能做生意就搶啊。換一個次序,能搶的就搶,搶不了再坐下來談生意嘛。
這很符合大唐對外的價值觀,一點都沒毛病。
沒毛病不假,但是不可預測的風險太多了。這可是大海之上呢,關中大漢騎馬砍人沒問題,在海上廝混那就是很要命的事情了。
李世民費解的是,為何李誠執著於大海呢?難道說,這貨在轉移朕的註意力?這個想法,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。但是一想到修宮殿不動國庫和勞役,李世民的心又火熱了起來。
“陛下,南下比較遙遠,暫且先放一放,東北四國的貿易,就能讓陛下吃的滿嘴油了。”李誠此言一出,李世民明白了,南下是留給後來者。
“如此說來,自成有十足的把握咯?”李世民認真的看著李誠,那意思你得保證啊。
李誠鄭重的點點頭:“陛下大可放心,別的不說,霜糖運到新羅、倭國,十倍之利。鐵鍋五倍之利,絲綢三倍之利。彼等能拿出來手的,不外人參、金銀、新羅婢。這些東西,運回來的利益,陛下很清楚。”
李世民的呼吸變得急促了,現在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,李誠順利的打通了海上貿易航線。就等著他一頭紮進去,收割的同時,還要收稅。什麽交易所?見鬼去吧。
“陛下手握霜糖,海鹽,放在交易所裏,大宗貨物的買賣,臣保證給陛下賣個高價。其中霜糖,陛下可下旨,定為皇家專賣。任何人仿制,皆可定罪。陛下還可以下旨,鹽鐵官營。”李誠又丟出一塊誘餌,李世民猶豫了。
很麻煩,真的很麻煩,霜糖好辦,只有自己能弄的出來。鹽鐵就很麻煩了。門閥可是有自己的渠道,生產鹽鐵的。別看李世民如此強勢,一旦搞鹽鐵國營,真的要出大問題的。
畢竟,不是漢武帝啊!
“此事,容朕三思。”李世民一開口,李誠就知道沒戲了。
“還有一事,本朝缺銅,開元通寶鑄造數量不足,市面上存在錢荒。一旦海貿獲得金銀,陛下旨鑄造金幣。”李誠只好又起一個頭來,鑄造金幣而不是銀幣,那是因為現在的銀比金貴。中原王朝的白銀價格很高,一直到明朝海量的白銀湧入,才發生變化。
“再者,南詔有銅礦,陛下可令南詔王以銅貿易。日後南海航線打通,諸島之銅可補不足。朝廷再無此優。”中原王朝一直存在缺銅的情況,之前的朝代,銅錢是沒有標準的。唐朝的開元通寶,開銅錢標準之先河。
但是開元通寶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,銅錢的含銅比例達到八成。這就導致銅錢本身的價值很高,民間的私鑄屢禁不止,而且私錢粗制濫造。民間把銅錢融化了鑄成銅器,可獲利更多。最終出現了劣幣驅良幣的現象。
中原王朝錢荒的原因,不僅僅是缺銅那麽簡單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陪葬品,和民間有藏錢的習慣。考古發現,已經證明了這一點。大量的銅錢和銅器,占用了太多銅資源。
“還有一途,開元通寶含銅八成,其中弊端諸多,可調整為含銅六成。只此一項,朝廷可獲錢無數。具體操作,陛下可與群臣商議。”李誠為了讓李世民掙錢,可謂煞費苦心。
“鑄錢一事,所獲難入內府之手啊。”李世民表示了擔憂,心疼的嘴臉一覽無餘。
李誠真是火大,但還是得耐心的跟皇帝解釋:“陛下,皇家要經商,總得讓出點利益吧?內府得船舶司之利,得霜糖專賣之利,加之海鹽之利,年入五十萬可期。”
這三樣加起來,一年掙五十萬貫,在李誠看來,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。足夠李世民修大明宮了,再貪心那就真的是與民爭利了。
“似乎,也只能如此了。”李世民只好偃旗息鼓,差點就斷了在李誠這裏伸手的心思。但還是很不甘心,又來一句:“自成,交易所之事,朕想了解一二。”
“此事太過覆雜,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,回頭有空,臣慢慢解釋。不過陛下放心,交易所就是個平臺,就像東西兩市一般。所有現貨交易,也是要交稅的。臣就是從中收點手續費,怎麽,陛下也有興趣掙這個小錢?”
小錢?李世民心裏冷笑,你李自成看上的買賣,能是小錢?朕還沒老糊塗呢?
“自成,不實誠啊。這點小錢,是多小的錢啊?”李世民窮追猛打,好不容易又兜回來了,自然不肯輕易放過李自成了。
“陛下,臣擬的手續費為交易貨款的百分之一。”李誠很幹脆的回答,別小看這百分之一,這是從別人的口袋裏掏錢啊。銀行存款利息才多少啊?再者,交易所的大頭不在這個呢,在期貨交易上頭。李誠可以肯定一點,只要運作得當,多少人要破產在交易所。
話說,這可是一筆缺德的買賣,至少現在的道德體系下,交易所是很坑人的。上回炒作一把大豆,就差點搞出大事情來了。
朝廷只能收稅麽?李世民有點不甘心,看看李誠,那表情你得意思一下吧?
李誠很清楚,一旦交易所的買賣做開了,帶來的利益有多大。到時候真是群狼環視。這是大唐啊,皇帝是不跟你講理的,新老貴族也不是講理的人。
“唉,最多陛下和宗室股份公司的買賣,臣不收手續費了。”該交的保護費,還是要交的。不過交易所這東西,其中的奧妙唐代人一時半會是看不清楚的。得等到吃了虧,才能學會。李誠不著急,回頭真的吃虧了,那也是買賣的問題。
反正這交易所,李誠是打算吃獨食了。以前不敢吃獨食,等到海貿一開,再滅了高句麗,財富和社會地位極大的提高了,那可就有底氣了。
“臣的目的,還是方便大宗交易,確保農產品價格穩定啊。陛下!”李誠又開始胡說八道了,但是也不能算胡說八道。期貨誕生的初衷,就是風險對沖。
當然了,一開始的時候,李誠是不打算推出期貨的,只會在現貨上做文章。荷蘭人能把郁金香炒上天,中國人能把蘭花炒出天價。在大唐,炒幾樣商品那不是小意思麽?
一通忽悠組合拳下來,李世民算是徹底死心了,這小子這次態度很堅決。好在皇帝還是講道理的,沒繼續糾纏。李誠正在琢磨著告辭的事情呢,大太監進來:“陛下,於志寧求見。”
李世民聽了微微皺眉,點點頭:“進來吧,太子最近不是挺好麽?”
20歲的李承乾,在這一年的上半年,確實表現很好。至少一幹輔臣是這麽看的。但是也有喜歡挑刺的,這個於志寧就是。進來舉著笏板就噴上了:“陛下,東宮新蓋居所,過於奢華,臣諫言阻撓,太子不納,臣……”
就這話,李誠聽著都想打人,這點破事都來告狀,你是不是存心找茬,現實存在感啊?不過這事情跟李誠沒關系,李承乾這貨確實比較作死就是了。短短幾年的時間,玩到要造反。
說實話,李承乾的問題,太子的幾個輔臣很有關系,於志寧、孔穎達、張玄素這三個家夥,一開口就是很撿難聽的說。固然太子是儲君,應該嚴格要求,但是他們絲毫看不到,這只是個二十歲的殘疾青年。
怎麽說呢?他們恨不得弄個模型,把李承乾丟進去,讓他在模型裏生活,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做事。這不是扯麽?這樣能教出好來才怪事了。
搞的李承乾開始陽奉陰違,對這些輔臣玩兩面派,當面接受諫言,私下裏該怎麽玩怎麽玩。這幫人諫言倒是小時,一旦不被采納,就來找李世民告狀,說太子的不是。
尤其是於志寧,李承乾讓宦官陪著玩一會,他就跳出來說,李承乾是秦二世。
挨的上麽?反正李誠很反感於志寧這種人,總是用高標準來要求別人。手裏拿一把尺,不按照我的標準做,你就是錯的。這種人或許他自己能嚴格要求自己,但是你別要求別人啊?
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,這種人太惡心了。制定一套標準來嚴格要求別人,自己又做不到的人,更惡心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陛下,國庫之入,在田賦,在商稅。陛下完全可以避開這兩者,另辟蹊徑。”李誠一開口,李世民的眼珠子就亮了。這不是虛的,霜糖、海鹽,都是實打實的賺錢大戶。皇家書店什麽的,象征意義更大。
“臣不請而私入新羅,所為何也?不外金銀二者。高句麗、新羅、百濟、倭國,皆產金銀,國朝以貨換金銀,內府設船舶司,還可用照顧宗室之名義,成立股份公司,經營海商業務。此一途也。”李誠鄭重推出海上業務。
李世民點點頭,沒有表態的意思,等著李誠的下文。李誠從袖子裏摸出一張地圖,攤開後指著地圖道:“東北四國較近,短期便可見效。臣擬派一支船隊南下,南海諸島,生產金銀銅。我之船隊,可商可戰。”
李世民聽著臉都紅了,呼吸有點急促,李誠描繪的遠景圖案,太過誘人了。什麽叫可商可戰啊?字面意思,能做生意的就做生意,不能做生意就搶啊。換一個次序,能搶的就搶,搶不了再坐下來談生意嘛。
這很符合大唐對外的價值觀,一點都沒毛病。
沒毛病不假,但是不可預測的風險太多了。這可是大海之上呢,關中大漢騎馬砍人沒問題,在海上廝混那就是很要命的事情了。
李世民費解的是,為何李誠執著於大海呢?難道說,這貨在轉移朕的註意力?這個想法,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。但是一想到修宮殿不動國庫和勞役,李世民的心又火熱了起來。
“陛下,南下比較遙遠,暫且先放一放,東北四國的貿易,就能讓陛下吃的滿嘴油了。”李誠此言一出,李世民明白了,南下是留給後來者。
“如此說來,自成有十足的把握咯?”李世民認真的看著李誠,那意思你得保證啊。
李誠鄭重的點點頭:“陛下大可放心,別的不說,霜糖運到新羅、倭國,十倍之利。鐵鍋五倍之利,絲綢三倍之利。彼等能拿出來手的,不外人參、金銀、新羅婢。這些東西,運回來的利益,陛下很清楚。”
李世民的呼吸變得急促了,現在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,李誠順利的打通了海上貿易航線。就等著他一頭紮進去,收割的同時,還要收稅。什麽交易所?見鬼去吧。
“陛下手握霜糖,海鹽,放在交易所裏,大宗貨物的買賣,臣保證給陛下賣個高價。其中霜糖,陛下可下旨,定為皇家專賣。任何人仿制,皆可定罪。陛下還可以下旨,鹽鐵官營。”李誠又丟出一塊誘餌,李世民猶豫了。
很麻煩,真的很麻煩,霜糖好辦,只有自己能弄的出來。鹽鐵就很麻煩了。門閥可是有自己的渠道,生產鹽鐵的。別看李世民如此強勢,一旦搞鹽鐵國營,真的要出大問題的。
畢竟,不是漢武帝啊!
“此事,容朕三思。”李世民一開口,李誠就知道沒戲了。
“還有一事,本朝缺銅,開元通寶鑄造數量不足,市面上存在錢荒。一旦海貿獲得金銀,陛下旨鑄造金幣。”李誠只好又起一個頭來,鑄造金幣而不是銀幣,那是因為現在的銀比金貴。中原王朝的白銀價格很高,一直到明朝海量的白銀湧入,才發生變化。
“再者,南詔有銅礦,陛下可令南詔王以銅貿易。日後南海航線打通,諸島之銅可補不足。朝廷再無此優。”中原王朝一直存在缺銅的情況,之前的朝代,銅錢是沒有標準的。唐朝的開元通寶,開銅錢標準之先河。
但是開元通寶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,銅錢的含銅比例達到八成。這就導致銅錢本身的價值很高,民間的私鑄屢禁不止,而且私錢粗制濫造。民間把銅錢融化了鑄成銅器,可獲利更多。最終出現了劣幣驅良幣的現象。
中原王朝錢荒的原因,不僅僅是缺銅那麽簡單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陪葬品,和民間有藏錢的習慣。考古發現,已經證明了這一點。大量的銅錢和銅器,占用了太多銅資源。
“還有一途,開元通寶含銅八成,其中弊端諸多,可調整為含銅六成。只此一項,朝廷可獲錢無數。具體操作,陛下可與群臣商議。”李誠為了讓李世民掙錢,可謂煞費苦心。
“鑄錢一事,所獲難入內府之手啊。”李世民表示了擔憂,心疼的嘴臉一覽無餘。
李誠真是火大,但還是得耐心的跟皇帝解釋:“陛下,皇家要經商,總得讓出點利益吧?內府得船舶司之利,得霜糖專賣之利,加之海鹽之利,年入五十萬可期。”
這三樣加起來,一年掙五十萬貫,在李誠看來,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。足夠李世民修大明宮了,再貪心那就真的是與民爭利了。
“似乎,也只能如此了。”李世民只好偃旗息鼓,差點就斷了在李誠這裏伸手的心思。但還是很不甘心,又來一句:“自成,交易所之事,朕想了解一二。”
“此事太過覆雜,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,回頭有空,臣慢慢解釋。不過陛下放心,交易所就是個平臺,就像東西兩市一般。所有現貨交易,也是要交稅的。臣就是從中收點手續費,怎麽,陛下也有興趣掙這個小錢?”
小錢?李世民心裏冷笑,你李自成看上的買賣,能是小錢?朕還沒老糊塗呢?
“自成,不實誠啊。這點小錢,是多小的錢啊?”李世民窮追猛打,好不容易又兜回來了,自然不肯輕易放過李自成了。
“陛下,臣擬的手續費為交易貨款的百分之一。”李誠很幹脆的回答,別小看這百分之一,這是從別人的口袋裏掏錢啊。銀行存款利息才多少啊?再者,交易所的大頭不在這個呢,在期貨交易上頭。李誠可以肯定一點,只要運作得當,多少人要破產在交易所。
話說,這可是一筆缺德的買賣,至少現在的道德體系下,交易所是很坑人的。上回炒作一把大豆,就差點搞出大事情來了。
朝廷只能收稅麽?李世民有點不甘心,看看李誠,那表情你得意思一下吧?
李誠很清楚,一旦交易所的買賣做開了,帶來的利益有多大。到時候真是群狼環視。這是大唐啊,皇帝是不跟你講理的,新老貴族也不是講理的人。
“唉,最多陛下和宗室股份公司的買賣,臣不收手續費了。”該交的保護費,還是要交的。不過交易所這東西,其中的奧妙唐代人一時半會是看不清楚的。得等到吃了虧,才能學會。李誠不著急,回頭真的吃虧了,那也是買賣的問題。
反正這交易所,李誠是打算吃獨食了。以前不敢吃獨食,等到海貿一開,再滅了高句麗,財富和社會地位極大的提高了,那可就有底氣了。
“臣的目的,還是方便大宗交易,確保農產品價格穩定啊。陛下!”李誠又開始胡說八道了,但是也不能算胡說八道。期貨誕生的初衷,就是風險對沖。
當然了,一開始的時候,李誠是不打算推出期貨的,只會在現貨上做文章。荷蘭人能把郁金香炒上天,中國人能把蘭花炒出天價。在大唐,炒幾樣商品那不是小意思麽?
一通忽悠組合拳下來,李世民算是徹底死心了,這小子這次態度很堅決。好在皇帝還是講道理的,沒繼續糾纏。李誠正在琢磨著告辭的事情呢,大太監進來:“陛下,於志寧求見。”
李世民聽了微微皺眉,點點頭:“進來吧,太子最近不是挺好麽?”
20歲的李承乾,在這一年的上半年,確實表現很好。至少一幹輔臣是這麽看的。但是也有喜歡挑刺的,這個於志寧就是。進來舉著笏板就噴上了:“陛下,東宮新蓋居所,過於奢華,臣諫言阻撓,太子不納,臣……”
就這話,李誠聽著都想打人,這點破事都來告狀,你是不是存心找茬,現實存在感啊?不過這事情跟李誠沒關系,李承乾這貨確實比較作死就是了。短短幾年的時間,玩到要造反。
說實話,李承乾的問題,太子的幾個輔臣很有關系,於志寧、孔穎達、張玄素這三個家夥,一開口就是很撿難聽的說。固然太子是儲君,應該嚴格要求,但是他們絲毫看不到,這只是個二十歲的殘疾青年。
怎麽說呢?他們恨不得弄個模型,把李承乾丟進去,讓他在模型裏生活,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做事。這不是扯麽?這樣能教出好來才怪事了。
搞的李承乾開始陽奉陰違,對這些輔臣玩兩面派,當面接受諫言,私下裏該怎麽玩怎麽玩。這幫人諫言倒是小時,一旦不被采納,就來找李世民告狀,說太子的不是。
尤其是於志寧,李承乾讓宦官陪著玩一會,他就跳出來說,李承乾是秦二世。
挨的上麽?反正李誠很反感於志寧這種人,總是用高標準來要求別人。手裏拿一把尺,不按照我的標準做,你就是錯的。這種人或許他自己能嚴格要求自己,但是你別要求別人啊?
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,這種人太惡心了。制定一套標準來嚴格要求別人,自己又做不到的人,更惡心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